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和员工是合作伙伴关系,员工是用人单位发展的基础,用人单位是员工施展才能的舞台。两者相辅相成,但受大环境影响,公司裁员、拖欠员工工资不发,或暗示员工主动离职也越来越普遍。
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屡见不鲜,无故拖欠员工工资,暗示性离职、工程跑路等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员工又应该如何维权呢?
01、民事责任
1. 民事最低处罚
① 根据用人单位为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② 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用人单位支付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2. 民事最高处罚
①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或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或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或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②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赔偿金: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02、刑事责任
1.刑事最低处罚
① 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在一审宣判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从轻处罚。
② 对于免除刑事处罚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赔礼道歉。
2.刑事最高处罚
①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②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数额较大”是指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03、其他责任
①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或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对用人单位开展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用人单位有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必要时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媒体公开曝光,并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国家信用信息系统进行公示。
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审查并作出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责令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的决定,相关单位不支付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04 员工维权途径
协商:被拖欠工资时,可以先跟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及时支付工资。
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可以以电话或者其他方式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申请仲裁: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向法院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服从仲裁结果的,可待仲裁裁决生效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就是维权的全部内容,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也应当保持理性,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权,要注意搜集和保存有关证据喔。